好久沒做DIY的東西了,這次嘗試的是自己畫繪本,故事的由來是因為哥哥小澎在適應妹妹的到來,而讓我有的一些感想,也請大家多指教囉^^
六年前,我跟小澎媽以為我們已經做好準備,因此小澎到來,後來我們才了解很多事情其實是邊做邊學才知道該如何準備。三年前,我們以為小澎已經做好準備,因此妹妹到來,他才驚覺原來經營「哥哥」這個角色其實是五味雜陳的。
小孩對於「需求」這件事情是很單純且直接的,關於愛,若能全部接收,又為何要讓給別人?
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讓小澎去了解可以被分享的愛,力量其實更大,就如同若光靠「我」一個人是無法成就家庭的。但才幾歲的小娃哪懂這些道理,在他眼裡,或許一盒三入的布丁可以自己全部都吃掉才是最完美的。
分享給妹妹的好處是什麼?
我想這是小澎學習成長最多的部分,舉凡玩具、點心、衣服等,總脫離不了與妹妹「比較」的心理:「她有我也要有」、「她的布丁好像比較多」、「為什麼她要玩我的玩具」......
當然我們可以說小澎比妹妹多享受三年,但實際上這套說法對大小孩是沒多大作用的,我們只能透過時間慢慢引導讓他知道,有人能跟你在家庭生活裡一起感受美好,這種「有」,是超越「個人獨享」的,當我們感覺到別人的開心時,我們同樣也會感覺到快樂。或許各位父母會發現一個現象,就是「有人玩的玩具最好玩」,即使這玩具平時總被孩子們丟在角落,但說也奇怪,例如只要妹妹一拿,就好像很熱門似的總吸引哥哥也想獨佔在手中。我想身為好玩具的其中一項重要任務,就是建立在能夠讓人與人之間互動,只不過要如何讓這「互動」不是變成「爭奪」,就看父母如何引導了。
偶爾想了起了那段與姐妹相處的童年,回憶裡雖不乏吵鬧,但也因為有了彼此,讓我們能在成長路上分享更多美好事物,即使現在各已成家,我們仍關心彼此,不止是永遠的家人,更是一輩子的朋友。
本短篇繪本,是小歐爸觀察自己兩個孩子相處與學習的過程,心有所感而留下的成長紀錄,也希望獻給喜愛親子共讀的你們。
製作繪本很容易,只要使用家中印表機列印完成後,按照頁碼摺頁並用釘書機裝訂即可與孩子們一起閱讀了
1.首先用印表機把檔案印出:A4尺寸(請用一般磅數的列印紙,避免裝釘時太厚釘不上去)
2.印出來大概就是像這樣(左邊那個是已經對折好的封面)
3.然後把其他內頁也對摺,再按照頁碼排列
4.接下來用釘書機,在"裝訂線"的三角形提示處給它釘下去!
5.如果覺得不好釘,請墊一條毛巾,然後把釘書機打開,垂直的給它釘下去,再到書封底去把釘出來的釘書針折一下
6.然後就完成啦! 可以跟小朋友一起閱讀囉^^
除此之外,娃娃猴也還有其他下載列印DIY資源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這邊
後記:
剛做好繪本要開始念的時候,小澎問說:「拔拔為什麼會討厭妹妹啊? 我喜歡妹妹啊!」
我笑了出來,說:「那你真的長大了,以前你嘴上一天到晚都說討厭妹妹。」
小澎笑了笑,抓抓頭說:「有嗎?!」
看來我還要畫一本「我最喜歡妹妹了!」
哈~